女伶,在我国传统戏曲特别是元杂剧的表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但对于女伶的认识,大多数人都还是一片空白。女伶,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除了表演者之外大多还兼操妓业。所以说,女伶不仅是艺术表演者,更是中国情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最早意识到女伶对大众心理满足的是元初胡祗遹,他曾有如下描写:
百物之中,莫灵莫贵于人,然莫愁苦于人。鸡鸣而兴,夜分而寐,十二时中,纷纷扰扰。役筋骸,劳志虑,口体之外,仰事俯畜。吉凶庆吊乎乡党闾里,输税应役于官府边戍。十室而九不足,眉颦心竭,郁悒而不得舒;七情之发,不中节而乖戾者,又十常八九。得一二时安身于枕席,而梦寐惊惶,亦不稍安。朝夕昼夜,起居寐悟,一心百骸,常不得其和平。所以无疾而呻吟,未半百而衰。于斯时也,不有解尘网,消世虑,熙熙皞皞,畅然怡然,少导欢适者,一去其苦,则亦难乎其为人矣!此圣人所以作乐以宣其抑郁,乐工伶人之亦可爱也。
元杂剧的内容多情色,这无疑是女伶的表演多了另一层含义。像下面的选段“俏娘儿指定了杜康骂。你因何造下酒,醉倒我冤家。进门来一跤儿跌在奴怀下。那管人瞧见,幸遇我丈夫不在家。好色贪杯的冤家也,把性命儿当做耍。”“到三更,忽然间把枕儿揉碎。一从枕了你,只做得半月夫妻。莫非是做时节时辰不利。另拣个好日子,再做个利市的。若得这个人来也,先把瘦腰儿犒赏你”
女伶在台上是演员,在台下是妓女。她不仅满足着达官显贵的现实性欲,还担当着大众“意淫”的角色。所以,女伶的容貌极其重要,在大众的观看中“意淫”是主要目的,而不会计较表演的好坏。
女伶作为大众观众心理层面的“性替代品”是不争事实。她们满足了大众的宣泄和疏导,起到了调节大众心理的作用。
对女伶的“性替代品”我们不能简单地以“封建糟粕”和“敝陋”加以否定。因为作为情色文化的一部分,通过“宣”与“导”满足了大众的需求,使大众得到了放松。女伶作为大众的“性替代品”不仅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,甚至在今天依然在担当着她的角色。(文/冯续)
版权说明:本文章版权属飞华健康网,未经许可,任何自然人、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全部或局部转载、仿制。
性